記者從日前舉辦的“中醫中藥中國行”活動獲悉,我國自實行振興中醫藥計劃以來,已基本形成遍布全國的中醫藥服務網絡;中醫藥對外合作交流不斷加強;中醫藥法制和標準化建設也取得巨大進展。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,全國建有中醫醫院3072所,床位數33.3萬張;具有中醫執業(助理)醫師資格者52.4萬人,注冊醫師23.7萬人;治療病種占國際疾病分類總病種的82.83%。此外,我國已建有高等中醫藥院校32所,有52所綜合院校設立中醫藥專業,在校生27萬,部級重點學科78個。目前,中醫藥已傳播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共有中醫醫療(針灸)機構5萬多家,針灸師10萬余人。 我國在中醫藥重大疾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展。目前已開展心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腫瘤等重大慢性病及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等重點傳染病的中醫診療研究,并取得一定進展。 我國現已頒布7項國家標準和數十項行業標準。由我國組織起草的《經穴名稱》國際標準草案,已由世界衛生組織審議通過;《經穴部位》國際標準草案,也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通過。 世界衛生組織也于16日首次頒布了包括中醫在內的《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》,該標準包括8大類共計3543個詞條,每個名詞都有序號、英文名、繁體中文名及定義等。業內人士分析,《標準》是傳統醫學全球化的一座里程碑,并向全球中醫標準化邁出了新的一步。 對于中醫藥未來的發展前景,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,中醫要與時俱進,不能僅僅停留在經驗和哲學思辨的層面,而應該進一步發展“辨證施治”等先進思想,以發揮對未來的醫療政策、醫藥工業,乃至整個經濟領域的改革和創新上的深遠作用。
文章來源:中國證券報
|